2013年我國礦泉水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73億元;2014年我國礦泉水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28億元,同比增長14.75%;2015年我國礦泉水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95億元,同比增長15.65%;2016年我國礦泉水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75億元,同比增長16.16%;2017年我國礦泉水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68億元,同比增長16.17%。
千訊咨詢發布的中國礦泉水市場前景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順應"天然、營養、無公害、綠色"的消費趨勢,天然礦泉水作為最佳健康飲用水,比純凈水等任何其他飲用水,更符合健康飲用水的條件和準則,未來必然成為人們的首選,天然礦泉水也必將成為我國飲用水市場的主導產品。從需求端來看,礦泉水的發展遠未達到飽和的程度。
影響礦泉水行業市場規模的因素有:
1.經濟環境
當經濟環境向好時,下游需求旺盛,帶動對零售業等諸多行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礦泉水行業需求的增長。相反,當經濟低迷時,下游需求萎縮,消費者消費能力有限時,礦泉水行業相對高昂的價格會導致本行業市場擴張乏力。
2.渠道
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良好的服務和過硬的產品質量對于一個優秀的企業同樣重要。而這些服務在很大程度上要通過銷售渠道來實現。在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營銷過程中,高效的銷售渠道擔負著生產企業向最終用戶輸送產品、并反饋用戶需求的任務,其中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渠道成為行業市場規模擴大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渠道選擇性越多,企業產品銷售量就可能越多。在渠道選擇上,不同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3.產品/服務質量
水源決定水質,礦泉水產品的質量與企業的水源地及生產技術水平有密切關系。水源地的爭奪,國內礦泉水企業紛紛搶占的水源地主要分為幾大板塊:西藏冰川、青海昆侖山、長白山、廣西巴馬、新疆天山,這些水源地的水質都決定著產品的質量。同時生產技術的提高也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而產品質量提高可以進一步促進市場規模的擴大。水源決定水質,這也成為各大礦泉水品牌訴求的主要點之一。
4.政策
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尤其是食品安全行業等相關政策會對礦泉水行業產生較大的促進或監督作用,進而影響該產品的市場規模。
中國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規定:飲用天然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氣體;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份、流量、水溫等動態在天然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國標"還確定了達到礦泉水標準的界限指標,如鋰、鍶、鋅、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硒、游離二氧化碳以及溶解性總固體。其中必須有一項(或一項以上)指標符合上述成份,即可稱為天然礦泉水。
2017年,新《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實施。新的礦泉水國家標準與舊標準最大的特點在于增加了溴酸鹽的限量指標、刪除了菌落總數指標的要求。
按礦泉水國家標準規定,在礦泉水勘查、鑒定和生產過程中,既有嚴格的科學標準,又有地礦、衛生、質檢、輕工、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組成的國家權威機構進行評審鑒定和監督管理。經過開采、灌裝后仍能保證如同原水水源一樣,可直接飲用。
相關研究報告
上一篇資訊:煤化工板塊業績創下近5年最好水平
下一篇資訊:我國礦泉水行業市場需求增速較快